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(人民时评)

阅读:44 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93450423194152673&wfr=spider&for=pc 作者:人民网
谷业凯 聚焦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,构建响应及时、保护合理的知识产权规则体系,增强了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,让创新的触角不断延伸 在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,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不久前,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通知,在北京市、上海市等8个已有试点的基础上,新增天津市、河北省、山西省等9个地方开展2024年数据知识产权试点。
数字经济正持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,及时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的研究与保护,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与时俱进,也彰显了对创新的重视与支持。
尚在探索的新领域、有待发展的新业态,往往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,相关权益的确认和保护有一定的滞后性。
其中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前沿领域,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基因技术等,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含量,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。
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,才能更好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。
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,知识和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。
谁能更好把握科技创新的脉搏,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,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。
近年来,我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建立健全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,取得显著进展。
全国已布局建设100多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,涵盖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;修改《专利审查指南》,完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生物基因技术等的权利要求保护方式及创造性审查标准;编写指导案例,明确新领域新业态有关热点问题的法律适用……聚焦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,构建响应及时、保护合理的知识产权规则体系,增强了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,让创新的触角不断延伸。
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在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,产业发展又会带动知识产权的增长。
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,在新领域新业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2023年,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“新三样”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。
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,有诸多专利技术作支撑。
比如,过去5年,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.8%,增速位列全球第一。
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,我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、领跑阶段,要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用,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业新赛道发展,形成人无我有、人有我新的竞争优势。
也要看到,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、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。
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积极探索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,才能不断开辟新赛道,提升自主创新水平。
一方面,要在充分听取创新主体意见基础上,加快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,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效性和针对性。
另一方面,制定规则时要有一定前瞻性,可选取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开展专利导航,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有利条件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我们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”。
当前,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提质,保护体系更加完善,在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。
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,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,推动新领域新业态科技成果运用,定能激活科技创新的“一池春水”,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3月14日 05 版) 举报/反馈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